郭子涵·學茶:初識采花毛尖-條形特種綠茶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郭子涵·學茶:初識采花毛尖-條形特種綠茶

扁片形特種綠茶的學習告一段落

這幾天研究一下條形特種綠茶

?

條形茶

在制作過程中

受到推揉、滾揉、搓揉等手勢

使條索卷緊成條的一類茶

?

揉捻

是條形茶初步成條的關鍵工序

?

條形茶與針形茶極為相似

但是條索不要求像針形那樣緊直如松針

?

條形茶產(chǎn)地分布廣泛

品類與數(shù)量超多

選擇有代表性的為例介紹


?

今天就來了解一下

?

采花毛尖

?

沒錯,是采花

我也確認了好幾遍

?

創(chuàng)制于1991年

產(chǎn)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

?

一看到五峰就想到五峰鄉(xiāng)

想到了古茶園之旅

馬上百度地圖

發(fā)現(xiàn)五峰鄉(xiāng)和竹溪茶園所在的鄖縣

在湖北中西部

?

而這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

在西南方向500公里的宜昌

屬于武陵山支脈

云貴高原東延部分的尾翼地帶

?

全境皆為山區(qū)

是傳統(tǒng)的茶葉種植區(qū)

2000多年的茶葉生產(chǎn)歷史

?

氣候溫和、雨量充沛、光照充足

空氣濕度大、晝夜溫差大

具有明顯的長江河谷氣候特征

土壤富含鋅、硒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

十分適宜茶樹省政

?

茶葉是五峰的特色產(chǎn)業(yè)和主導產(chǎn)業(yè)

改革開放后全縣先后研制開發(fā)了:

五大系列、50多個品種的名優(yōu)茶

重點培育了“采花毛尖”、“天麻劍毫”等品牌

通過政府引導、市場運作

各大茶企自由運作、合并兼并,強強聯(lián)合

最終成立新的“湖北采花茶業(yè)有限公司”

?

?

回到主角“采花毛尖”上來

?

分類

采花毛尖王

高山疊翠

高山玉茗

尊品1716

至尊貢芽

… …

9個規(guī)格產(chǎn)品

?

?

品質(zhì)特點

?

外形條索細秀、緊直、顯毫

色澤翠綠油潤

?

湯色清澈明亮

香氣清高持久

?

滋味鮮醇回甘

葉底嫩綠明亮、勻齊

?

?

鮮葉要求

?

適制品種:

五峰本地群體種

鄂茶1號、鄂茶7號、鄂茶10號

?

一般在清明前10天開采

不同等級茶葉對鮮葉的要求不同

從單芽到一芽二葉

?


高級采花毛尖以單芽為主

要求芽長約2.5厘米

過長或過短都不要

?

并做到“四不采”

不采紫芽、雜色芽;

不采空心輕芽;

不采病斑、蟲口及損傷芽;

不采雨天或露水芽

?

采摘時注意保持鮮葉的完整性

避免損傷芽葉

?

?

工藝流程

?

鮮葉攤放→殺青→揉捻→炒二青(毛火)→整形→初烘→復烘提香→精制包裝

?

1、鮮葉攤放

鮮葉及時攤放在清潔、無異味竹席

厚薄均勻,嫩葉薄攤,老葉厚攤

一般攤放5?6 小時

減重率為10%-15%

鮮葉含水量不超過70%

?

攤放適度:

葉梗變軟、葉緣稍卷

葉色由鮮綠光亮轉(zhuǎn)為暗綠

散發(fā)清香

?

2、殺青

掌握投葉量、鍋溫、時間殺青程度

傳統(tǒng)工藝采用八方復干機

投葉量3-4公斤

溫度160-180 °C

殺青時間7 min左右

茶葉含水量降至58%-60%時下機攤涼回潮

?

新工藝使用:

汽熱殺青機和滾筒連續(xù)殺青機

?

殺青葉標準:

葉色由鮮綠轉(zhuǎn)為暗綠

稍有刺手感,手捏葉軟,略有黏性

葉梗折而不斷

青草氣消失

?

3、揉捻

傳統(tǒng)的手工揉捻方法:

將青葉放在簸箕上

采用理、搓、揉手法

先輕揉搓,再適度重搓

而后再輕揉,理、搓

至茶條濕潤、稍直即可

?

機械揉捻:

以輕揉為主

中間適當加壓

揉捻時間因機型大小及原料老嫩而不同

一般15-40分鐘

?

揉捻適度:

茶條基本成形,柔軟濕潤稍粘手

?

4、炒二青(毛火)

進一步揮發(fā)青氣

緊縮條索,散發(fā)水分,有利整形

?

傳統(tǒng)工藝使用八方復干機

投葉量同樣3-4公斤

滾筒溫度為100-120 °C,滾炒4-5分鐘

然后溫度降低到70-80 °C,再炒8-10分鐘

待茶葉含水量降到33%-35%

茶條微有刺手感時

下機攤涼回潮

?

新工藝使用6CH-3型、10型烘干機

進風口溫度105-120 °C

上葉厚度 1.5-2厘米

時間10-12分鐘

茶葉含水量35%左右

下機攤涼回潮

?

5、整形

關鍵工序

?

傳統(tǒng)工藝·采用全手工進行

使用100厘米*200厘米的鋁板蒸汽平臺灶

或6CMU-2型熱風整形平臺灶

鋁板溫度80-90 °C

投葉量根據(jù)個人情況靈活掌握

一般0.3-0.4公斤

理條、摟條、搓條、抽條撒條等手法

交替進行

用力先輕后重再輕

?

全程20分鐘左右

前10分鐘以搓為主,邊搓邊炕;

后10分鐘緊條提毫,以炕為主,手法要輕

至茶條完全失去黏性,茶芽挺直勻整

含水量降到15%時,下機攤涼

?

機械做形:

選用6CLZ-60型理條機

火溫先高后低

鍋溫140-160 °C

每槽投葉量150-200克

前期使用軟細棒加壓

時間10-15分鐘

至含水量15%時,下機攤涼

?

6、初烘

足干是茶葉外形和內(nèi)質(zhì)進一步形成優(yōu)化的過程

?

傳統(tǒng)工藝:

使用當?shù)厮追Q的“帽帽炕”烘茶

以木炭為熱源

炕上先鋪一層細紗布,再鋪茶烘焙

投葉量1公斤左右

溫度60-80°C,先高后低

每隔2分鐘左右輕翻一次

烘至茶葉含水量在10%左右時下炕

時間15分鐘左右

?

平臺灶烘干:

選用6CPZ-2型熱風整形平臺灶

溫度70-80 °C

時間30分鐘左右

葉層厚度2-4厘米

中間人工翻動8-10次

茶葉含水量10%左右,下灶攤涼

?

7、復烘提香

傳統(tǒng)工藝:

仍然使用“帽帽炕”烘茶,方法同上

投葉量為初烘葉2-3籠并一籠

溫度60-70 °C,先高后低

時間30-40分鐘

待茶香顯露,手捻茶葉成粉

含水量5%,即可起烘攤涼

?

機械提香:

選用6CMU-2型熱風整形平臺灶

溫度60-70°C

時間30-45分鐘

葉層厚度3-4厘米

中間人工翻動7-8次

茶葉含水量5%,下灶攤涼

?

使用6CTH-6. 0型提香機足干

箱溫先高后低,60-80°C

每次投葉量11-12公斤

時間約40分鐘

含水量5%時下機攤涼

?

8、精制包裝

烘干的茶葉經(jīng)攤涼后

采用6CFX-25型名茶風選機進行風選

除去灰、片、末

再進行篩分、色選

人工精揀和感官審評、分級

然后用防潮袋裝好,入庫保管